体育生到大学可以转专业吗?
学生入学后,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完成大学学业,但是考虑到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更清晰地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所在,如果坚持从事该专业的学习和发展难以与自身特长及职业规划相吻合。因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是大学教育培养通识型人才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也是完善学生基本素质教育的保障。
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都有较为完善的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从以往每年各高校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转专业成功率在25%~30%左右,具体学生人数根据大学转专业的管理规定、学校转专业的计划安排、所申请转入专业的实际需求而有所差别。对于体育生和艺术类学生,部分高校采取限制条款:
一是高考时,分别按体育和艺术类招生的学生,一般不可转入普通类专业学习。如北京大学对转专业的申请限定范围为“非艺术专业原则上不接受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转专业申请,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考生可申请转入艺术专业和体育类专业”;北京理工大学转专业管理规定中“艺术类专业学生,只能在艺术类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学生,只能在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内申请转专业。”也有高校对特殊类型转专业申请的转回原专业申请年限有一定限制,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规定在校期间曾以特殊类型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原则上不能再次以特殊类型招生形式转专业。
二是部分艺术类或体育类专业与普通类专业之间相互转专业时,还需要参加转入专业的专业选拔,或达到规定的语言能力水平等级考试或达标要求,转专业时要同时符合普通类专业和艺术类或体育类专业的毕业要求。
具体到自己想报考的高校,建议在查阅高校转专业相关管理规定时,主要关注其转专业申请的年级要求、可申请转专业次数、申请及转入名额比例、转专业报名时间、申请转入专业要求、转专业选拔考核流程以及转专业的课程置换办法等内容,要仔细研读学校的转专业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等要求。对于存在跨学科转专业需求的学生需要更加充分调研,从录取角度,不同专业录取的分数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像理工类基础学科专业转入经管类、人文社科类高分段的专业,可能会面对较大的学习难度和学业竞争压力。部分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差异较大,存在较大的课程无法进行学分置换等情况,而转入专业要达到毕业要求又必须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则要面临转入新的专业后所需补修课程数量及课时更多,可能会延长自身的学制年限问题,要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