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什么年生肖年?

屈笑涵屈笑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己亥年,也就是猪年 下一个就是2020庚子年了!

什么是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都是地支,它们分别对应123456789101112月。

而公历是公元纪年法,没有对应的农历年月日,为了在公历下也能区分农历日期,我们就需要用到二十四节气这一特有中国元素了(因为外国没有二十四节气) 大体上每个节气有15天,分三候,每候五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寒冬至小寒大寒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等等…… 那么二十四节气从哪儿来的呢?这还得从中国特有的“圭表测影”说起。古代天文学家发现,每年农历冬至那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白昼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到了立春那天,虽然太阳仍然位于南回归线,但是北回归线地区(如云南)却可以看见日出,所以古人用圭表测试影长,发现冬至那天的影子最长,以后逐渐变短,到立春那天,影长只有冬至的七分之一。接着,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到了立夏,北回归线地区白天时间已经和夏天相当;而到大暑,太阳几乎到达北回归线最高点,然后开始南移,白露后,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北回归线。

由此,古人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个点位,每十五度为一个节点,每一节点为一“节气”。而每一节气有三候,每候五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二十四节气。 当然,在公历下看农历日期,还有另一种方法——阴历闰月法。我国古书上有这样一个记载:“九尾狐,修寿一百廿岁,每九十岁为一闰,计三闰。” 意思是说,一种叫做九尾狐的动物能活120岁,每隔90岁就有一次经期,连续三次才算一个周期,在这期间九尾狐能繁殖三代。而人类能够活到120岁的话,每过100年就有一个经期,每次经期能生育一代,这样推算起来,人和九尾狐基本是一样,一年一度经期,一年一岁。

但这种算法有个前提,那就是动物能活120岁,且每隔90岁才有经期。但事实上很多动物的经期不是90岁的整数倍,比如兔子月经周期仅有29天,羊的经期更是只有23天左右。也就是说它们的生殖周期并不是按照农历来的。既然不是按农历算,又如何能依据农历来计算年龄呢。因此这种以闰月计算农历年龄的方法就存在很大的疑问了。

申茂枝申茂枝优质答主

己亥猪年

根据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2019年是 “己亥” 年。“己亥”是天干地支依次相配的六十种组合中的一种,代表着一种时间的周期。而在中国传统纪年风俗中,则将每一年都以一种动物命名。这两种传统文化符号合二为一,也就有了 “己亥年” 是猪年 的说法。

“年” 的本意为谷熟谷熟,即谷物成熟一次。每年庄稼成熟一次,人就会过一年,岁岁年年就产生了。中国人过年就是庆祝谷熟丰收之意。我国早在夏朝时就已经确立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制度。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历法实物是 皇帝陵出土的距今已4000多年的皇帝黑陶“日历板”。其上绘有十二等分、八根发散射线、一个圆轮形图案。圆轮表示太阳,射线代表其运行轨迹,等分线代表月份,即一年十二个月。

猪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8月山西省吉县柿子滩遗址北滩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38万年)地层中出土一件完整的古陶猪,说明那时中国先民就对猪有了很深的感情,猪已成为原始审美对象。猪是先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畜,它是最易饲养繁殖的禽畜,猪的习性与当时先民“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相符、共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