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和考研冲突吗?

易传进易传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冲突,但是注会考试难度较大 建议先备考研究生,因为会计专硕的初试科目只有两门,复试也没有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所以复习起来比较轻松。同时,会计硕士属于管理类联考专业,和学硕相比在初试上少了政治和外语两个考试科目,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初试压力比较小。

至于CPA的话可以在大三下学期报1-2门试水一下,等大四上学期考完研再全身心投入注会的备考中。注会对学历没有硬性要求,因此题主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以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加注会证书的双优势进入四大工作。 当然如果题主选择读研后就业,那么还是建议在研究生阶段完成全部6门的报考。这样研究生毕业时,你已经是具备5年从业经验且有研究生高学历加持的复合型人才了,对于进八大是很有优势的!

其实就现阶段来说,八大的薪资水平已经不比四大差了太多,而且相较于四大的内卷情况,八大的工作压力也小很多,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所以建议题主可以早些开始准备CPA哦~~ 在备考时,可以先对各科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规划哦—— 一、各科特点及搭配规划(一)审计审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理解的内容比较多且繁杂,需要记的内容也比较多,审计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反复记忆的过程。

审计的难度整体比较大,每年审计的通过率也是六科中最少的,因此在备考时要多花一些时间进行复习。 审计的特点是概念较多且较抽象,所以在初期学习时可以结合网课视频,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都做成笔记或思维导图,方便之后反复记忆。 在后期的背诵和刷题中也要注意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的复习,做到查漏补缺。 推荐报考科目:审计+经济法/战略 原因:审计和经济法、战略都是连在一起考的,所以一起备考是比较合适的;此外三科的难度都不大,备考起来也相对容易,适合零基础小白或者作为第二科来备考。

(二)财管财管的知识点较为琐碎,考点多难度大,计算量也很大,但财管的学习又是需要有足够的计算的功底才能考出高分的。 在学习中要注重对公式的理解和推导,学会自己进行计算,这样才能灵活运用各个公式。 另外要注意区分各种计算公式,比如复利现值和终值的计算以及资本成本的计算等等,避免混淆导致错数。 关于财管的复习计划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攻略,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哈~ 推荐报考科目:会计+税法/经济法 原因:会计与税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习时可以互相促进;而经济法和税法的关联度也很高,所以一起备考也比较合适。

(三)战略与经济法这两个科目都是比较简单,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在备考时可以放在第三第四科来进行。 因为这两科都需要大量时间的背诵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备考时要注意把握好每轮的时间安排。 我这边根据往年的考情总结了战略与经济法的两轮备考计划表,有需要的小伙伴可自取~ (四)税法&会计税法考查的范围广且细,每个知识点都会考查到,除了税法的基础知识外还会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

虽然其涉及到的细节很多,但税法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大,只要掌握好基础内容,就能灵活运用。 在平时做题时可多做做真题和模拟题来巩固自己的所学,注意错题的收集和反思。 会计科目是六科的基础,也是日后CPA综合阶段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学好会计至关重要。

在会计的学习中要把握住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做好相关的练习,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答题速度。 推荐报考科目:会计+审计/财务管理 原因:会计和审计的联系都比较紧密,在学习时可以搭配着来学习;财管里有很多会计的相关内容,两科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

吴俊贤吴俊贤优质答主

首先说明,我是19年考上某财经大学会计专硕的研一学生一枚 其次说明,本人是同时备考CPA、司考、注税的。

个人觉得在本科期间,对于CPA等考试而言,最好的状态就是“以注会为导向”,即在大三下到大四上这个阶段去报考,这样大三阶段你可以在准备学习CPA的同时去兼顾四六级,大四下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试中去;

到了研究生阶段,可以参加一下CPA的考试,争取一次性过掉两科以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