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龙生肖是什么生肖?
1.“龙”字出现在甲骨文上,形状像一条左右盘旋的龙。金文的“龙”字,像两条盘绕在一起的神龙。小篆“龍”字的形状,由上面的“龙”和下面的“蟲”(虫的意思就是蛇)构成。“龍”字现在的形体,是唐宋时期写定的楷书字体。
2.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认为:“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这一段话在《说文解字》中具体的位置是在解释“鱼”部“鲸鱼”这个词时引用的,可见“龙”在古代属于“鱼”部)
3.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认为:“龙者,鳞虫之长。如龟似鳖而有角足爪。” “若蟒若蚺而头大身细。” “或曰如鳄而五爪。” “其形似也。” 又认为古文字“龙”字:“象龙头蛇身之形。”“初文则象蛟龙曲折之象。” (段氏所指的是甲骨文的“龙”字)
4.清人王筠著《汉字结构》认为:“龙之为字,古作竜。……今字作龙。”并指出“龙”的字型演变情况:
5.现代学者赵诚著《汉字姓氏学》认为:“龙的本义应为古代的龙图腾,即传说中那种长翅膀会飞的神龙。” “龙”的古代字形实际上是“隆”的变形。理由是“龙”的第6笔画和第7笔画的折画,在古文字中的形态是一致的并且都是立体的;到现代汉字书写体中,这两笔都变成了一竖。所以“龙”的字型其实是“隆”的变形而来,意思也是一样,都是指神龙。只是后来用“龙”字来表示这神龙了。
以上资料来源于《古代汉字构形学》、《汉字字形学》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