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是什么生肖?
2019年12月26日上午,将发生一次日环食。 这次日环食是近10年来我国最重要的日环食,也是继2008年后,第二次在冬天出现的日环食。 除了这次日环食以外,2034年和2043年还将先后出现两次日全食。
此次日环食,最大食分将达到0.974,也就是太阳被遮住了97%,在环食阶段,太阳全部进入地球影域。 在中国境内,可以在西北和华北观测到日环食。对于大多数地点来说,这一天只有环食或半环食的阶段。
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处向外延伸出亮带,这就是色球和日冕。由于太阳的自转,整个日环像钟摆一样摆动。在极东地区可以见到日环食的全部过程——从环食开始的,随后是复圆,再接着又是环食,如此循环。
在日环食的短暂瞬间,太阳的表面被掩藏起来,在它中心的黑影里出现一个放射着光芒的圆圈,犹如魔术师变戏法时戴的面具。这个瞬息万变的光环就是日冕(corona)。
在日冕中,温度很高密度很低,有大量的等离子体穿过磁场。这些带电粒子在磁力作用下形成漩涡、波纹以及波浪状结构,这就是日珥(penumbra)。它们有时也会形成“喷射”,就像火箭发射升空那样。随着日食的进行,日冕会变得越来越明亮。
龙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几千年来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但龙又是一种神化了的生物,其形象是九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组合而成的。在十二生肖中,其他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都是真实存在的生物,但惟有“龙”是不存在的。因此,龙究竟是不是“生肖”,是值得讨论的事情。在民间,确实存在着以“属龙的不吉利”的忌讳,这种忌讳的根源就是来自于龙不是真正存在的生物,因而不是什么“正统的”生肖。
龙在十二生肖中究竟应居于何位次呢?有的认为应占“兔”字的位置,也有的认为应占“蛇”字的位置。实际上,龙字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是被归于“蛇”类的。古代的术士常把青龙归于五行中的“土”和十天干中的“辰”“巳”(辰在生肖中为龙,巳在生肖中为蛇)二位,称之为“东方青龙”。所以,龙字在十二生肖中应占据“蛇”的位置。
在以一个世纪的60年为一个轮回的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通常是以“辰龙”纪“龙年”,以“巳蛇”纪“蛇年”。“龙年”每隔12年出现一次。但依照传统文化的观点,每一个“龙年”,应从每一年的“春分”节令开始至第二年“春分”节令开始的这一段时间(即正好是123个朔望月,合365.25日),都应视为“龙年”。“巳蛇”这一年,从“春分”至第二年“春分”,实际上也应该是“属龙年”,也应视为“龙年”。但习惯上仍称作“蛇年”。因此,逢到“巳蛇”这一年时,实际上就轮空了“属蛇年”。按照中华民族纪年和生肖记年的思想,“巳蛇”年在生肖上仍应视为“属龙年”,也应称作“龙年”。所以,依照每12年为一个轮回的生肖纪年法,实际上“龙年”是隔6年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