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时辰指什么生肖?
寅时,3点-5点,这个时候太阳还没出来。《礼记·月令》有记载,“﹝孟春﹞日出于辰”,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卯时,5点-7点,太阳刚刚升起来。《礼记·月令》有“日至於卯”的说法,意思是说,太阳到了卯时就高了。
辰时,7点-9点,这个时候朝阳初升,《诗经·齐风·甫田》有“既朝阳之辉光”,就是说旭日的晨光。 巳时,9点-11点,这时太阳升起更高了,《诗经·小雅·采芑》有“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其道茀兮,百行兮。祁祁髦士,如翳如盖。”毛传解释这句话说,“新田”就是“新垦之田”,“茀”是茂盛的意思;“盖”和“荫”相通,意思是茂密的树叶形成屏障,把阳光挡住。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就像那些新垦的田地一样,在太阳下辛勤耕作。
午时,11点-13点,这时候太阳最盛。《后汉书·孔融传》有“白日西南驰”的说法,说的就是中午时分,太阳由南往西落去。李贤注引三国魏王肃解释这句话说,“此午之本义也”。本义就是这个意思。
未时,13点-15点,此时太阳开始偏西。《尔雅·释天》有“昏中,戌初夕”的说法,郭璞注说“今人谓未日为昏时”。意思就是未时天将黑的时候。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的一天是以夜晚为主,白天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叫做“一鼓”、“二鼓”一直到“十鼓”,每一鼓八个小时。古人吃饭叫“食”或“飧”,表示两餐之间的时间叫“食间”。也就是说,未时其实是一天里比较关键的时刻之一(另一个关键时刻是申时)。这一点古人很重视,因此用“未”、“申”等字来作为一些事物的称谓。
比如“未卜先知”、“未谙世事”、“未及壮年”、“未老先衰”“未遂”等等,这些都是说明“未”字的含义相当丰富。
申时,15点-17点,这个时候太阳偏西更厉害了。《礼记·月令》说“〔仲夏〕日昳,其气暄,土润溽”,郑玄注引汉儒说,“日昳,太阳过午,阴气渐胜,天气炎暑。‘溽’,湿也。”这段话意思是,下午一点到三点这段时间,阳光依然很强烈,土地表面温度很高,非常潮湿。这就是“阳极”转化为“阴极”的瞬间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在自然界表现得非常明显。
酉时,17点-19点,这个时候太阳已经落到山后面去了,天地一片昏暗。《诗经·豳风·东山》有“酌酒持觞,曰归曰归,维日不足。”姚际恒注说,“酒至半酣之时为酉……”这里的“酉”就是指的这个时间。
戌时,19点-21点,这时日落而息。《礼记·月令》有关于“戌”的解释,“〔季秋〕蛰虫咸俯,咸,皆。……阴气惨厉,欲水而不润。”意思是在这个时段,虫子都在地下睡着了,天地之间除了夜色就是水的湿气。
亥时,21点-23点,这个时候月亮升起,万物朦胧。《尔雅·释天》有说法,“夜分,子初旦。”意思就是半夜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