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与地支的区别?
在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子丑寅卯”的概念,也没有“鼠牛虎兔”的说法;认为一年的开始,是“大寒立春”,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315度,并非现在的“冬至”,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岁首”或“正旦”,而将这一天划分为两个节气,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内所代表的动物,就是“生肖”,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属相”(相,音像的象)。
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农历”出现后,节气被分为了四个时间点(每十五天为一个时间点),从“大寒立春”到“惊蛰春分”——对应的是现在公历三月的清明到四月的中春,而古人把立春节气作为一年之始,所以这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万物至此皆萌动”。 但在民间,因为春节才是老百姓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二十四节气”也是在东汉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中首次完整记载,因此人们用“立春”、“雨水”等词来区分每个节气的不同时间点,并用一个“五”字表示五个节气——比如“五九”、“五冬”等等,这就有了后来的“数九寒冬”。
既然已经用“立春”替代了“岁首”,那么“正月”也就成了春季的第一个月份——“正月启明”即指“立春”,而“正月朗晖”指的就是“雨水”。至于“立春”和“雨水”的具体日期,由于“阳极气盛”的缘故,古人并不强求它们必须在某个公历日子出现在农历的月初,只要在十五天内都可以接受。这样,“立春”和“雨水”就各有一个“黄道”和“白道”交点,构成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对“双星”。
随着“双星”的移动,“正月”的末尾也在一天天地推移,当“双星”进入农历月末时,“正月”就结束了,“二月”就此的开始——此时,“雨水”已然过去,“惊蛰”即将到来。 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二月”往往被称为“杏月”“花月”或者“桃月”,而在唐代以后,人们普遍以“阳春”代替,到了宋朝之后则统一叫作“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