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网红靠什么?
为什么一个穷书生能打败地主家的儿子,还当了皇上(皇帝的新衣)? 很简单,这个朝代已经烂透了,没有底线了。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说了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其实很符合历史规律,王侯将相确实不是天生就高于百姓的阶级,但是自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开始,就已经为皇帝的权力寻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了,只要权力和利益足够大,王侯将相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职业。 而秦朝末年,刘邦项羽等人打天下的时候也是按照古代社会尊卑的规矩建立的封建王朝,分封诸候国给臣子们。到了汉朝,虽然推翻了分封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但皇帝与诸侯的权力划分依然遵循着贵族那一套游戏规则。所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时,除了首都洛阳周边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土地都不再进行直接管辖,而是将之分给刘秀的同姓宗亲和外戚来管理(列侯),这就为世家豪族的崛起和后世藩镇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世家豪族兴盛,曹操父子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不惜以父祖名声为赌注,冒着政治上不稳定的巨大风险来发动汉末军阀混战,最后成功击败众豪强大士族势力,统一北方。但由于时代原因,世家大族的力量并没有就此削弱多少,等到曹丕篡汉称帝后,世人都将天子视为与士大夫一样尊贵的存在,如曹丕称帝时众多士族名流纷纷上书劝进,曹丕看后心中十分不快,却也不好说什么。
就这样,在汉魏之际,天子与士大夫之间所谓的尊严和礼节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都化为乌有。东晋南朝时期,门阀世族势力空前增强,皇帝成为门阀士族间博弈的牺牲品,皇权极度衰弱。而北朝则相反,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政权虽然也受到士族影响,但毕竟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政治传统,因此他们在吸纳士族人才的同时,又大力培养自己家族的人才,最终形成了关陇士族和清河士族两大集团互相抗衡的局面,皇权由此得以加强。
隋唐统治者虽属关陇士族,但在南北朝后期,他们也深受江南士族文雅之风的影响,希望自己建立的王朝能够兼具南北风流,因此他们在建都长安的同时又在洛阳营建了东都,在政治上采用三省六部制度和科举取士加以制约,希望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培育出新的士族豪门,进而实现对士族和地方的双重控制。可惜的是,唐宪宗以后的皇帝大多庸庸碌碌,既没有继承祖先开创家业的雄主之气,也没有打破旧格局建立新秩序的魄力,仅在中晚唐之际勉强维持了一个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的封建秩序而已。
宋太祖黄袍加身以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和削夺节度使权力来强化中央集权,同时废除唐朝以来州县两级制,复设坊市制,希望以此遏制地方土豪势力的增长。可惜宋朝立国伊始,面对后周柴荣留下的半死不活局面,只能采取守成的策略,因此尽管太祖太宗时有收复幽云之志,但终宋三代都没能有辽金元这样强悍的军事力量,因此不得不依赖经济和文化优势来与北方游牧民族争锋,导致南方发达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家大族由此再度兴盛起来。元朝虽然继承了宋朝的文明遗产,但它是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征服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因此在处理华夷之防的问题上显得颇为随意,不论汉地还是草原上都留下了蒙古人的烙印。
明朝建立之初,开国功臣多为武人出身,因此明初军事实力很强悍,但随着军事贵族的衰落,以及皇室内部朱棣起兵靖难的成功,武将文官间的权力格局终于确立下来,天子亦从此坐稳了江山。不过随着万历三大征的财政支出和辽东危机的出现,明朝中后期的皇权又一次面临挑战,只是这次是财政和边患而不是来自士族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