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古代怎么说?

霍光第霍光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戊戌”,是干支纪年法中一个循环的第37年和第38年。 古代纪年法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月日时记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其中,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使用较为广泛。

(一)年号纪年法。 它以帝王在位之年数来标记大事之年,由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40)开始采用。到清末光绪帝死前三年(1908)止,历时两千余年。 公元前后,我国曾出现过两次编年史的高潮。一次是在东汉末年,范晔等著《后汉书》时,第一次完整地用编年的体例写下东汉的史实;另一次是在唐代,刘肃著《大唐故尚书右丞裴公(稹)传》,以编年的方法记载了裴度一生的事迹。宋代郑樵著《通志》七十五卷,元人修撰《宋史·本纪》均用编年的形式书写。

(二)干支纪年法。 “干支”,又称“天干地支”,是用十个汉字表示十二个月令。每个干支对应着一个节气或月份。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 月和日的顺序数字相加,所得的结果按上述顺序进行排列,重复出现时,仅保留一个。这样就得到六十对干支。由于每年都有六个二十四节气和一个闰月,所以每隔六年,干支都会循环一遍。也就是说每隔六年,干支就重复一次。 古人用“天干”符号来计数的日子,从“甲子”开始一直排至“癸亥”为止共为六十组。每一组的代号就是该组第一个字的一个拼音字母。 用“地支”符号所计数的时辰也用以上的方法排列,从“子丑寅卯”直到“卯酉戌亥”一共十二个组合,每一个组合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