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几周岁?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生都是七岁才开始真正的学习的,七岁就是一个分界点。那么这个分界点有没有什么道理呢?今天,中国学网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般说来,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生长也非常迅速,即使从身体健康条件来讲,提前入学也无太大的不利影响。但是,如果儿童的认知发展还没有达到相应年级的入学要求,则不宜提前入学。有的儿童心智比较早熟,认知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更高年级的水平,可以提前入学。按国家规定,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才可以正式入学。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儿童是否达到了入学年龄呢?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测,以判断其生理年度和智力发展水平是不是达到了入学的要求。对达不到入学要求的儿童,不可强求其入学,以免误人子弟;达到入学要求的儿童,无论其年龄是否满6周岁,都应保证其入学权。
早入学,有利于尽早地帮助儿童打好扎实的训练基础,促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认知竞赛和活动,在更加丰富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更好地开发认知能力,在较早的年龄就掌握比较系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更早地拥有获取知识的自由,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和充分展示才华的机遇,因而可能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过早地承受学习的压力,不利于儿童健康个性的培养。如果年龄太小就去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天性智慧的源泉受到堵塞,不利于创造型的诞生。
认为小学生上学年龄宜早不宜晚的,还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认知能力,需要有思考、斗争和各种心理活动,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探索、实践、争论、反复熟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年龄较小的儿童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思维简单,想象贫乏,行动迟缓,依赖性强,自制力差,坚持性更差。要他们突然去接受比较系统、严格的有节奏的小学生活中,不给以必要的适应过程,就容易产生不适应的现象,甚至造成心理创伤。而童年早一点收获知识的硕果,长大就容易培植坚强的心理品质,不易陷入失望和困惑,这对儿童心理发展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