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好不好?
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2004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在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秉持“博学、迎难、竞能、求实”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成为能够覆盖除军事、公安以外所有学科门类,具有本科、硕士及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全区最高学府。
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骨干力量,为内蒙古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15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64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学科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以建设一流学科,打造一流大学为目标,确立了“调结构、促交叉、强特色”的“一流”发展思路。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生物学和生态学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计划。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考古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自治区重点支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坚持和创新“开放办学”,高度重视和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交流等各类合作项目200余项,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和深化“内涵发展”,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全力办好和建设好高质量本科教育,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以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强化“科教融合”,完善科教结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创新格局,推进科技成果与人才培养的转化互促。完善“产教融合”,拓展产学研用融合维度,增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重视“多科融合”,以提升创新人才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以“融合”创新学校发展。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本科教育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思路进一步健全“十大育人”体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能力,为建设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断努力。
奋进中的内蒙古大学正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创新的活力和更加自信的姿态,在“双一流”建设新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为实现“建设祖国北疆重要安全稳定屏障、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保护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