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学原理?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即家庭和企业为考察对象的。经济学家把家庭、厂商与市场称为“经济体系的三块基石”。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律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家庭理论。家庭的经济行为主要是消费和提供要素。家庭在消费过程中追求满足,在提供要素(劳动力、资本等)过程中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家庭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要素的供给,都遵循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呈现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家庭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部分。
(2)厂商理论。厂商的经济行为是生产、销售和购买生产要素,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厂商追求成本最小化、产量最大化等目标。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是制定价格政策的基础,厂商通过产量、价格的选择追求利润最大化,又形成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厂商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间部分。
(3)市场理论。市场是厂商和家庭实现商品交换的场所,厂商和家庭的经济行为都是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并受到市场的制约。市场机制一方面通过供给和需求、价格和数量的调节实现均衡,另一方面又产生诸如“看不见的手”、“搭便车”、“信息非对称”、“收入分配不公”等市场失灵现象。市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应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