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医学院怎么样?
暨南大学医学教育肇始于1908年的“德琼医学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西医教育机构之一。1992年,暨南大学开始恢复筹建医学院和临床、预防医学专业,199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医学院。
经过多年发展,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学历教育已形成了包括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暨南大学医学院有博士生导师50多名,硕士生导师12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973首席科学家” 1名,国家“千百十”培养工程省级人才3名,“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1名,珠江学者4名,广东医师奖获得者2名, 广东省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名,副主任委员7名。
暨南大学医学院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是国务院侨办临床医学本科和研究生培训基地,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实践考试基地,“干细胞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中山大学共建),“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肿瘤基因及生物信息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分子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
经过全体暨南医学人的团结拼搏与开拓创新,医学院的学术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优青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7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共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2700篇,主、参编《国家医学电子书包系列教材》12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暨南大学医学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暨南大学医学学科群正按照“重点建设、合理配置、相对集中、分步实施”的原则,将学校下属的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广州华侨医院、深圳医院、珠海校区中医药学院、番禺校区生物医学转化中心、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单位纳入医学学科群管理。各附属医院共有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含实验室),8个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2012年3月暨南大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2017年7月免疫学进入ESI全球前1%,具有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