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哪个有才?
才,是中华字典里解释最多的一个字之一了。 可以说,没有“才”这个字,就没有我们现在用的汉语文字系统。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就是先创造了“才”字,然后才创造出其他的一切文字的。《说文解字》里说得很清楚—— 一曰才能也。从人,在田上。此字本义是指耕种的土地,引申泛指一切事物,然后再进一步引申出能力的意思。 而且,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也是首先使用“才”这个词。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有才华(有才能的意思),肯定要先说此人有什么“才”(能力)。如果说他很有“财”或是很“罪”,那就完全不通顺了。 所以,“才”一定是排在十二生肖第一的。这是由它的本义决定的。
不过,“才”既然表示的是一种主观上的认同感(我才有这个“才"/能力),那么,不同人对这种能力的感知和划分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有下面的问题了: 为什么没有猪的才干? 为什么没有狗的才干? 为什么老鼠的才干比猪和狗都多? 为什么牛的才干比马少? ……
我的回答是:因为这些动物没有人类聪明,它们的“才”只局限在本物种的生存繁衍方面,不可能延伸到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层面。换句话说,除了人类本身自己,其他任何动物都是无才的。 这看似是一个常识,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人类是智慧生命,人的大脑比其他任何动物的脑容量都大,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不仅仅是体态和行为,还有思想和认知。
我们很容易把人和其他动物的才能混为一谈,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和动物确实拥有相同的“才”——那就是用于满足基本生存繁衍的“才”。但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人类的“才”就和所有其他动物都无关了。 于是,人类有了其他一切“才”——知识和文化;法律和政治制度;艺术和科学;甚至包括道德和信仰。这些,其他动物都没有。
总之,在“才”这件事情上,人类是一无所有的,其他动物也都是一无所有的,只有“才能”二字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猪、没狗、没鼠……的原因。
龙有五脏六腑,人有五脏六腑,人不就是一个小龙嘛。 所以龙是代表有智慧的,有才能的。比如我们中国是龙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龙的故乡,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 中国有龙的精神,龙的意志,龙文化,还出了不少真龙天子。
龙有九子不成龙, 每个龙子都有他们不同的职责,龙子们从不游历江湖, 而是守护在君王身边,所以龙子们从不过问江湖之事。 龙子有螭吻、狴犴、饕餮、狻猊,椒图,趴蝮,睚眦、椒图、腾蛇等等,他们的性格和职责各不相同。
龙生九子之一螭吻,是殿顶的吞脊兽。 螭吻象征着灭火消灾。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龙能呼风唤雨,兴云化雾。 由于龙能吞水,于是人们便把龙的头部用来装饰在殿顶上,期盼龙能吞食一切祸害,以保殿宇永不受火灾吞噬,太平无事。
龙生九子之一狴犴的形象是虎头,龙身,忠烈威武而貌丑, 古代的监狱、官府常以狴犴的形象镇邪。狴犴常装饰在官衙的肃静牌上和监狱的门上, 因为狴犴也象征着狱神。在龙子狴犴的带领下,监狱里没有无辜者, 也没有超期不释放的人。
龙生九子之一饕餮的形象是龙头,虎身,生性残暴。饕餮的贪吃出名, 人们对它有敬畏之心,人们希望借它的威严来压服一切贪佞之人。 人们对饕餮的畏惧而让它出现在食器的盖顶上, 希望借它的威力来消灾灭害,以祈请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吉祥平安。
龙生九子之一狻猊是龙的第五子, 好坐而静不喜烟火,人们经常把它雕刻在石狮或寺庙的石幢上,有吉祥安泰之意。 狻猊也像狮子有威镇八方的吉祥之兆,人们把它装饰在香炉上, 并装饰成狮子的样子,有文殊菩萨骑着狻猊的形象。
龙生九子之一椒图形象为牛头、蛇身、鱼尾, 平素喜好闭口,虽有牙齿,从不张口。人们将它的形象用在大门上, 借助其威势以驱除邪恶。古往今来,人们把锁和看门犬视为家中安全卫士, 所以人们把椒图形象装饰在门上,祈请椒图镇守门户, 福祉家人安居乐业,安康喜乐。
趴蝮的外形很像蛇,但长有龙爪与须发,喜欢待在水边。 人们把它雕在桥栏杆上装饰,或者放在荷塘石碑上,有行云流水的吉祥寓意。
睚眦为龙三子,龙生九子之一睚眦的形象是双角、豺身、豺头。睚眦是 一个好杀喜斗的小龙,它被用在刀剑刀柄等装饰上, 意为行刑问斩,行侠仗义,有除暴安良之意。
貔貅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只龙子,有头似狮,身似虎,有角无鳞, 有尾无爪。它会招财进宝,招四方之财。貔貅的双角代表双德兼备, 单德之角则不可用。
腾蛇又是龙文化和蛇文化相融的化身, 古人认为有龙和蛇的本领和特征,会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兴云化雾! 腾蛇有吉祥如意,安泰康乐的吉祥之兆,象征着行云流水的吉祥寓意。
所以中国的十二生肖中龙的智慧,龙的精神,意志最大, 龙是最有才能的吉祥之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