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指什么生肖?

淳于茜文淳于茜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大寒时节(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候),才知道松柏(四季常青)是最后凋零的树。 以此比喻有志之士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守节操的精神。

其中“大寒”的意思是天气寒冷到极致了。“极”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极限的“极”比如“极昼”“极夜”中的“极”都不是极限的意思。“大寒”的意思是天气冷到了极点。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大寒当天,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气温降至0℃以下。

从节气变迁来看,大寒节气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已较为完备。东汉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中有记载: “大寒,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后,寒气渐大,故曰大寒。” 古代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位,每两位为一“候”,每一候对应一种动物。大寒与立春相配,“候”为雀。立春节气与惊蛰相配,“候”为鱼。此后每个节气依次搭配一种动物。 《红楼梦》中巧姐儿的“巧”字就是根据这种编排方式取名的,寓意“逢迎佳节”,象征“二月份枝头上先开花儿”。 古人将24节气起讫日期划分成15个“节令”和15个“中气”。其中,“五九”“六九”的“九”是指农历月份。“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八”指的是“立春”“雨水”等节气。

现在使用的公历是一种阳历,以公历纪年。我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用“朔望月”来计算时间,一个周期为29天多,平均每月约30.25天;同时,农历每年大约只有354天左右,比公历一年少十几天。农历一年就有两个“大寒”。上一个“大寒”结束之后,下一个“大寒”在农历腊月十四到来。

“大寒”来临之时,正值“数九”严寒,民间有句老话叫作“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在中国民间传统观念中,“大寒”虽然冷到了极点,但“立春”这一节气紧随其后。所以,“大寒”虽冷,却没有冬天的那份肃杀气息——所谓“隆冬已至,春天不远”便是形容这个节气段。

荣苜昌荣苜昌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中,有两个属相与植物有关,分别是“猴”和“兔”,“兔”与“柳”相连,有“柳梢挂兔”,则“猴”与“松”相对应,有“松柏倚猿猴”之说,在东方文化中,松与柏树都是长青不老的象征,“松柏倚猿猴”,也暗示了属猴人的命格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与柏都是阳性植物,尤其是松树,其木质有“五德”,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五种优秀品德。一,松木是百木中最“长寿”的,可以代表人的长寿;二,松木是百木中最“虚心”的,可以代表人的谦逊;三,松木是百木中“殷红”的,可以代表人的诚信;四,松木是百木中“条理最匀”的,可以代表人的正直;五,松木是百木中“心最坚定”的,可以代表人的坚韧。

“松”象征着长寿与不老,因此,传统吉祥图案中的寿星,身边大多会伴随一株松树,用来寄托“健康快乐,长命百岁”的美好愿望。同样,“松”也是文人笔下经常描写的植物,像陈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李白的诗句:“孤松倒挂,倚青天”;陶渊明的诗句:“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等等,由此可见,“松”,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仅是一种植物了,其木性的“长寿与不老”,与人性中的“无私与正直”,已经成为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象征,人们把木性中所有的美好品德赋予了“松”。

《诗经》有:如松柏之茂。《论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松柏”常青不老,节操坚劲,早已被视为人格风骨的象征。在中国绘画史上,松与“鹤”组合在一起,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松与“石”组合在一起,象征着顽强与不屈。由此看来,“松”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成为人与植物之间的“和谐使者”,成为人们心目中崇拜与敬仰的“木王”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