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属相指什么?

熊佳维熊佳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十二属”或“子丑寅卯”的说法;东汉王充的《论衡》和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中皆有记载;唐代司马空的《大唐故凌烟阁功臣魏徵魏文贞公神道碑》中也提到“十二生肖”;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自初一至初五,谓之‘破五’,居民商贾,又复营业”的内容;明代梁辰鱼所著戏曲《浣纱记》中有“今岁如何?还愿还香,却早迎祥纳福,正今宵是除夕”的词句等等。这些历史文献资料都说明,“十二属”或者“子丑寅卯”之说,在汉代已经存在并广泛流行开了。 而所谓的“生肖属相”就是由“十二属”衍化而来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是“十二属”而不是“十属”或是“十四属”呢?原来,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样,一天就包含了一整个“循环”——子时午未申酉戌亥子…每一大循环就有60组不同时间搭配的组合,而每组合里面各个时间的间隔都是一样的,都是2小时(现在4个小时)。这就是“12个时辰”的由来。 同时,古人也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也就是12个月360天,再用12个“72”(72=360÷4)组合起来,刚好一年。

就这样,“年”被分成了12部分,每部分72天(现在是365天),被称为“十二月令”,每个月对应着特定的节日和风俗,如腊月吃饺子过年等等。而每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月首,古人称为“朔”,最后一天叫做“晦”。 就这样,一年就被划分成12个部分,每部分都有特定的时间跨度、特定的含义,而每一个跨度之内,又以“子丑寅卯”排列顺序来区分先后。

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发现农历月份跟阳历月份不一样多,每年多出几天,积多年则多出好几周,长此以往,时间差就越拉越大。从汉文帝开始,古人就规定农历每个月初一是子夜,而阴历的月初一总是赶不上阳历的月初一。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每年固定一个日子作为“元旦”,这个“元旦”不在农历月首,也不在阴历月首,而是在一个固定的阳历月份里。

随着时代的推移,“十二月令”中的许多习俗已经被淘汰了,但“生肖”和“元旦”一直保留至今。而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上登记的生日,也都是由“公历”决定的。 所以说,生肖属于“舶来品”,只有中国汉族和一部分少数民族在使用。而公历(阳历)是我们通行的全球通用的日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